《晚清官场镜像》:比清宫剧更精彩,一部日记读懂晚清官场潜规则 一、州县官的工作内容 1、征收田赋 州县官最重要的工作,必须亲力亲为。 士绅不愿与缴纳田赋,州县官必须采用强制手段。 两难:征不到田赋,乌纱帽不保;把本地士绅逼急了,酿成群体性事件,惊动朝廷,同样吃不了兜着走。 2、缉拿盗匪和处理民间纠纷 2.1 清廷对抢劫案限期破案,并且破案以案犯口供为证据,导致州县官刑讯逼供成为常态。并用“借盗销案”等手法应付朝廷。 2.2 对无利可图的民间纠纷,不主持公道,而是一味息事宁人。 3、举行科举考试 清代科举实行三级制,其中县试由州县官主持。 4、对外交涉 4.1 总督和巡抚都害怕与洋人打交道,通常将州县官推到前台,处理涉外事务。 4.2 州县官遵循督抚指示,按洋人的意思办。 二、州县官的日常开支 1、雇佣幕僚 1.1 聘请包括钱谷、刑名等在内的师爷,每月花费可达上万两白银。 1.2 为节省开支,州县官倾向于聘用自家亲戚。 2、官场送礼 2.1 给京城的官僚送礼,包括冰敬、碳敬等,逢年过节也要送礼。 2.2 州县官要给顶头上司道员、知府送礼。 2.3 伺候好总督、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。 2.4 给主管教育系统的官员送礼。 总结:每年仅官场送礼州县官就至少要支出两到三万两白银。 三、州县官的收入 1、州县官的正式收入 俸禄45两+养廉银600两,但养廉银通常不足额发放。 2、非正式收入 2.1 下属和本地士绅的馈赠。 2.2 以远远高出市价的价格征收田赋,捞取差价。这是州县官主要的收入。 2.3 主持县试时收受贿赂。 2.4 处理民间纠纷时讹诈原告和被告。 总结:杜凤治为官十多年,退休后的财产值白银45000两,能买300万斤粮食。按照2020年的金价折算,了约500万美金。 3、晚清官场的两大特点 3.1 收礼和送礼已深入晚清官场的骨髓,人们不以为意。 3.2 只要不激起民变,官员可以为所欲为。 总结:晚清官场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。整个晚清官场由上至下都从中获利,没有人愿意改变。 读书时间 分享: |
本站部份资源来自网络分享并注明出处,若有侵权或不良资源请联系删除。|联系我们|手机版|打工族生活理财
GMT+8, 2025-5-14 08:32 , Processed in 0.016976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