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愈的概率》医学无法解释的治愈,也许源于你对生活的觉醒 本书中的患者,有人患有晚期癌症、渐冻症、克罗恩病、红斑狼疮等严重慢性或致命疾病,却在未接受进一步医学治疗,甚至“放弃治疗”之后,神奇地康复了。这些“自愈者”的共同点,不是依赖奇药神方,而是在身体、心理与信念层面完成了某种深刻转变。雷迪杰指出,这些治愈往往伴随着三个关键变化:释放长期压抑的情绪、重构自我认知、建立新的生活意义感。 作者不仅记录这些案例,更深入剖析其中的生理机制与心理因素:慢性压力如何削弱免疫系统、童年创伤如何影响疾病表达、潜意识信念如何影响细胞层面的修复力。他提出,“身体的自愈智慧”其实一直都在,只是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倾听。 《自愈的概率》不是一本“心灵鸡汤”,也不是鼓吹“靠意念治病”的伪科学。相反,它恰恰是站在科学与人性边界上的一次勇敢探索。雷迪杰呼吁医生、患者和整个医疗体系反思:是否忽略了人类自身蕴藏的巨大修复力?是否低估了心理状态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系?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身心健康、自愈力、慢性病恢复机制感兴趣的读者。它提供的不只是科学研究,更是一种对生命、健康与存在意义的新理解。在这个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却依然充满未知的时代,也许我们最需要的,不是更强的药,而是重新理解自己身体的能力与信号。 每日一书 更多视频/文章……
分享: |
本站部份资源来自网络分享并注明出处,若有侵权或不良资源请联系删除。|联系我们|手机版|打工族生活理财
GMT+8, 2025-7-20 03:05 , Processed in 0.020634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