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反智时代》电视、社交媒体与信息娱乐如何腐蚀公共理性 雅各比回溯美国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轨迹,指出反智主义非偶发现象,而是长期积累、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。她认为,美国日益拥抱“草根表达”(比如政治演讲中喜欢说“folks”),实际上是将公共话语降级为“平民式”的浅薄表达,在无形中削弱对复杂事物的思考深度与知识要求。雅各比将这一趋势称为“知识退化症候群”,它并不区分左右派政治阵营,而是广泛存在于公众文化与媒体运营范式中。 书中详述导致这一现象的四股主力:宗教原教旨主义的政治化复兴、公共教育培养失职、网络文化对印刷传统的胜出,以及资讯娱乐型媒体对事实与偏见的混淆。作者指出:虽然美国教育程度整体提升,但公民“对基本自由与科学原则的认知”却在下降——例如调查显示,25%高中生生物教师认为人类与恐龙共存,超过三分之一美国人无法说出《宪法第一修正案》内容。雅各比称这是一场“记忆与知识的危机”。 T 与此同时,书中扎实分析“垃圾思想”(junk thought)的生成机制,包括伪科学的文化传播、名人文化对公共话语的主导、信息碎片化造成的注意力分散,引发了当代社会对真理和证据信任的全面滑坡。雅各比还批评美国公众与媒体普遍拒绝接受异议声音,只愿停留在认可自己立场的回声中,由此加剧了思想回音室的生成。 尽管书中语言犀利、观点批判性强,但雅各比自诩为“文化保护主义者”——她希望读者重拾对阅读、思考、理性讨论与历史记忆的承诺。她呼吁公众成为“理性的守护者”,抵御“浅薄文化”的侵蚀,为民主制度留下一片可以理性生长的土壤。 《新反智时代》适合关注文化批判、民主公共领域与媒体伦理的读者,也值得所有关心理性思维存亡的普通人一读。若你觉察到时代信息洪流中,越来越多真假难辨的“观点”,这本书将帮助你擦清思考的镜片,看见那些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理性裂缝。 每日一书 更多视频/文章……
分享: |
本站部份资源来自网络分享并注明出处,若有侵权或不良资源请联系删除。|联系我们|手机版|打工族生活理财
GMT+8, 2025-7-27 12:14 , Processed in 0.045346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