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打工族生活理财 主页 大千世界 查看内容

《王安石“强辩”考》从“强辩”入手,重新勾画熙宁时代政治风貌

2025-7-27 11:45| 发布者: admin8| 查看: 6| 评论: 0|文章/视频分享来自: 每日一书




《王安石“强辩”考》从“强辩”入手,重新勾画熙宁时代政治风貌

《王安石“强辩”考》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思成所著,以“强辩”为切入点,对宋神宗时期熙宁变法中的政治语言与辩论文化做深入考察。作者认为,“强辩”不仅是王安石的性格特征,更是其政治表达方式的核心:他用坚定的逻辑与历史类比,用心之深、自信之厚,使得辩论成为推动政策、挑战反对声音的武器。

书中选取熙宁二年(1069)至八年(1075)这一动荡剧烈的历史窗口,在全书275页中,通过多个典型事例还原朝堂辩战:王安石如何驳斥反对者,将传统经典与现实措施相结合;陈升之、吕惠卿等保守派如何因辩论结构缺陷而逐渐失势。作者进一步指出,所谓“强辩”,正是一套惯常政治思维模式——用历史例证定义现实政策,用语言结构塑造政治合法性。


全书不仅复原了辩战现场,也分析了其背后的思想框架与制度基础。王安石利用“陈平上将”的历史比喻,为新法争取皇帝支持,同时,他通过逻辑推理和心理引导,将改革议题塑造成“理所当然”的必要决策。然而,他的辩护风格也被批评为“过于自信”、忽略多元意见,导致重大政策缺乏反馈机制。这种矛盾恰是熙宁政治的张力所在。

周思成强调,熙宁变法更像是一个宏大的思想实验:各种政治理念得以在辩论场中碰撞、试错,却未必得出最佳方案。尽管王安石以改革之姿站在积极一方,但他所代表的政治思维结构也折射出宋代知识分子执实于自我逻辑、却忽视社会脉动与制度代价的典型局限。

总体来说,本书颇具思想深度,也具备可读性。它不仅适合关注宋代政治与思想史的读者,也能为关注现代政治话语策略、领导者沟通风格与决策机制结构的人提供另一个视角。它告诉我们:政治不是只有幕后博弈,更是一场言语、逻辑与信念的较量。
文章/视频分享来自:
每日一书



  更多视频/文章……  


分享: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更多电影说书

最新评论

本站部份资源来自网络分享并注明出处,若有侵权或不良资源请联系删除。|联系我们|手机版|打工族生活理财

GMT+8, 2025-7-27 17:36 , Processed in 0.019138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