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4EP3 翻轉思維,活化資產:陳重銘老師教你小資族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來賓:財經作家 陳重銘 以下是本集對談的重點: 1. 實現財富自由的關鍵,在於讓「錢滾出錢來」,而不應只靠雙手努力賺取,這需要靠思維的翻轉和投資紀律來達成。 2. 陳老師認為,房地產和股票對他而言都屬於資產,且買房子的理財心法與投資股市其實是相通的。 3. 年輕時應奉行「先苦後甘」的觀念,先住老公寓以減少公設比、擴大室內空間,同時將資金投入存股,等到資產穩定增長後,再考慮換新房或新車。 4. 許多人將自住的房子視為負債,但其實自住房屋若有增值,可以將其價值再貸款出來,做為投資理財的運用,重點在於如何「活化」資產。 5. 槓桿本身並非錯誤的工具,只要做好資金分配,並了解商品風險,例如房貸本身就是五倍槓桿,因此不需過度恐懼。 6. 陳老師以自身經歷分享,當大盤在低點時,他曾利用房產借貸的資金投入股市,兩三年內就多賺了一千萬,證明了善用房產活化資產的重要性。 7. 投資必須了解市場和商品,最大的風險在於「沒有進場」且「不認識市場」。 8. 對於股市投資,沒有最好的標的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:年輕小資族因本金較少,若不選個股,可多配置市值型ETF(有台積電)以追求較高成長報酬;年紀較長且資金雄厚者,則可多選高股息型ETF以追求穩定的現金流。 9. 陳老師特別建議,在股災的時候,因相信大盤不會歸零,反而是勇於使用槓桿型ETF,利用小資金來放大報酬的最佳時機。 10. 陳老師的「不敗教主」稱號,實質上是提醒自己「不敗家」,將錢省下來,投資在可以幫自己帶回金錢的資產上。 11. 投資的最終目的是先累積一筆資產,然後靠資產產生的收益來支付生活開銷或回饋社會,打造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。 透過陳老師的分享,我們知道不論是股市還是房市,建立正確的理財思維和投資紀律至關重要;只要先苦後甘地累積資產,就能逐步實現財務自由,讓錢成為為我們工作的得力助手。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(https://www.soundon.fm/) 邱愛莉House123 更多视频/文章……
分享: |
本站部份资源来自网络分享并注明出处,若有侵权或不良资源请联系删除。|联系我们|手机版|打工族生活理财
GMT+8, 2025-10-30 15:09 , Processed in 0.025748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